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7-8229182

走在遥远的西域之路上--高昌王国的苍凉
2018-08-02 09:05
举报

高昌王国的苍凉

文:郭宪伟

      吐鲁番市东南20余公里处,有一处古代遗迹,很值得去寻访和凭吊,这就是高昌故城。

 
      欲游高昌故城,得先了解高昌的历史。
 
     古代西域有数十个国家,高昌是其中的一个。高昌是从河西走廊出敦煌到西域的必经之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先秦以前,这里仅仅是西域人的放牧之地。高昌最初是由汉人建造的。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时期,最早是西汉军队屯田之地。《北史·西域传》记载:“高昌者,车师王之故地,汉之前部地也。东西二百里,南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或云: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 
 
     这里比较详细地记述了高昌的地理状况和高昌之由来: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得知西域地域广大,为扩大疆界,同时也为得到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的“汗血宝马”,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远征西域诸国,由于路途实在遥远,一部分实在走不动了的汉军便留住下来,垒壁为营,作屯兵之地,因而最初之名为“高昌垒”。这是证明高昌原本是由汉人建造的最有力的文字记述。后来在东汉、魏、晋时期,朝廷均派有戊己校尉管理戍边屯田,置太守以统之。据《北史》载:(高昌)国有八城,皆有华人。地多石碛,气候温暖,厥土良沃,谷麦一岁再熟,宜蚕,多五果,又饶漆。有草名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收水溉田。出赤盐,其味甚美。复有白盐,其形如玉,高昌人取以为忱,贡之中国。多蒲桃(葡萄)酒。俗事天神,兼信佛法。国中羊、马,牧之在隐僻处以避寇,非贵人不知其处。北有赤石山(即火焰山),山北七十里有贪汗山(即博格达山),更有积雪。
 
      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载了当时的高昌城既是中原人戍守的边疆之城,也是一个气候温暖,物产丰富,盛产葡萄和食盐等的国家,其风俗习惯大至与现在的维族人相同。
 
      439年,北魏灭北凉,北凉残部进入高昌,4年后建立了高昌王国,这是高昌历史上的第一个王国。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据《新唐书·高昌传》记载,在公元5世纪至7世纪中叶,在这里曾走马灯似的先后出现过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和麴氏高昌。这些王国,衰弱时臣附于中原王朝,强盛时独立为王,反复无常。640年,唐朝大军进入高昌,设立西州都督府,高昌才又回归中原。这种状况维持到9世纪中晚期,回鹘人入侵高昌,建立了回鹘汗国,统治高昌400余年。1275年,蒙古军队以12万人进攻高昌,战争持续半年之久,当时的高昌王火赤哈儿的斤被迫退守到甘肃永昌,高昌从此毁于战火,昔日繁荣便淹没在黄沙漫漫的戈壁滩上了,不幸中万幸的是,在岁月风沙的摧残中,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个能寻到历史痕迹的故城遗址。
 
      坐着维吾尔老人赶的驴车,驰进高昌故城,如同走进了千年历史遂道,这里的一切既荒凉得让人心悸,又沧桑得让人肃然起敬。
 
      灼热的阳光下,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里,矗立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呲牙咧嘴的黄土堆,鬼怪似或立或卧,或蹲或坐地露出峥嵘的面孔,用一种无法形容的破败向苍天诉说着不幸的遭遇。夯土筑就的城池,历经岁月的磨砺,风霜雨雪的摧残,仅剩下断垣残壁,东一堆西一条地散落周长5000余米的城池内,走进去如同进了雅丹地貌中的魔鬼之地,满目除了阴森的寂寥就是干涸的悲怆,那些残存的城墙,角楼、宫殿、佛塔、寺院无一不是一堆黄土,就连砌墙的砖块,都是黄土坯做就,黄土成了这里最刺目最荒凉最心悸的颜色,看上去着实让人毛骨悚然。
 
      我感到异常震惊,没想到两千年前创造的城市文明崩塌得如此凄凉。
 
然而,就在这黄土筑成的废墟中,我还是看到了当年高昌城宏大规模,繁荣昌盛的人文痕迹和今天所呈现出的苍凉之美。
 
      高昌城呈并不十分规则的正方形,分外城(瓮城)、内城、宫城三部分布局,这和中原筑城的规制是一脉相承的。外城毁损十分严重,仅存墙基和马面,马面高10米,显示了易守难攻的防御设施在当时的高大和坚固。据考证,高昌城有青阳门、建阳门等七个城门,现在仅存宽大的墙基,很难寻觅城门的痕迹。一个近15米的方形土塔十分傲然地耸立内城,大概是用作瞭望的塔台。内城留下的遗迹较多,城壁、角楼、可汗堡(宫城)依稀可辨。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外城东南角一座寺院,有多边形的佛塔、讲经礼拜窟和尽管残破却价值连城的佛教壁画。但线条清晰,棱角分明和光滑平整的寺院外形,显然有人为修复过的痕迹,而且修复的人是不完全懂得文物应“修旧如旧”的原则的。
 
      非常遗憾的是,中国人对高昌故城知之甚少。我想大概是华夏5000年历史留下的遗迹太多,小小一个高昌并不能引人瞩目,即便是远道而来游人迷醉于吐鲁番浓郁的民族风情中,忽略了荒野中的高昌故城也是情理中的事了。
 
      然而高昌故城在近代以来,却受到外国探险家和考古者的青睐,百多年来一直络绎不绝地来此考察。据说19世纪俄国人的雷格尔来到故城后,禁住失声痛哭。当地人问他哭什么,他说他发现了一座东方的“庞贝古城”。这并非是外国人的独具慧眼,而是高昌故城本身体现出的魅力就足以震慑前来这里的所有参观者。庞贝古城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而高昌故城就在我的面前。在这里倘若静下心来细细地探寻和观赏,一定能看到在高昌故城苍凉中的壮美和落寞中的雄浑,甚至在冥冥之中还可感悟到2000年来传达出来的磅礴的生命气息和浓烈的文化元素。
 
      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荒凉破败的废墟里,也有一个关于唐僧取经的真实史事故事让我对这位高僧油然而生敬意。
 
      据《大唐西域记》载,当年的高昌佛教鼎盛,据说城中仅3万多人居民中,就有3000多僧侣。玄奘取经历经九死一生通过匈奴境地到达高昌时,笃信佛教的国王麴文泰亲率妃子、儿女和王公贵族出城迎接,并用自己的脊背当台阶,让玄奘踩着上台讲经。大概是玄奘讲经大受欢迎之故,麴文泰最后竟然不准玄奘西去,永远留在高昌说法讲经。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哥儿们一路保护的,他有的只是单身独影和坚强决心与毅力。在一个盛情而又偏执独断的国王面前,他不得不采取以极端对极端的手段——绝食,以死相拒。麴文泰被玄奘的这一举动吓坏了,他提出只要玄奘答应他的“与之结为兄弟、接受重金馈赠和取经回来后讲经三月”的条件,即放玄奘西行。这其实是麴文泰的又一盛情和诚挚的表现,本已绝望的玄奘为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条件暗自窃喜,他不假思索地一口答应了,于是他被隆重地送出高昌继续西行。十余年后,玄奘取经回来时,麴文泰已反叛唐朝,自立为国。玄奘不可能为这个唐朝的叛逆之国履行诺言,他绕道于阗,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南经敦煌回到长安。
 
      后来唐朝派兵征讨高昌,麴文泰竟然被唐大将侯君集率领的大军活活吓死了。一个对佛教虔诚信奉近乎于疯狂,野心天大胆略极小的国王就这样把高昌王国葬送在吐鲁番的火焰山下了。
 
      作者介绍:郭宪伟,男,四川营山人。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曾任南充市文化局局长。从事业余文艺创作二十余年,作品获全国、省、市级奖若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推荐阅读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